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戏评] 故宫戏曲百年相逢在最美时光遇见更好的对方

2017-09-21 15:08 千龙网

sdfgjj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9月19日故宫畅音阁百年来首次开馆,京剧、昆曲、外国歌曲和西洋乐器同台切磋,来了场“中西混搭”的演出。这是故宫跟戏曲老友的重逢,也是故宫跟国外新朋的相遇。以文化会知音,相遇何论早晚。

故宫和戏曲的缘分是,三生三世,畅音阁。畅音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天我们看见的畅音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层大戏台。明清时期,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端午、七夕、中秋、除夕以及皇帝登极、帝后生日等重大庆典,皇帝都要在宫中看戏。

可以说,京剧和昆曲的国粹地位,离不开明清最高统治者的喜爱和推崇。畅音阁无疑是中国戏曲登上的最高规格的“大雅之堂”。如今,王谢堂前的戏曲,也可以飞到寻常百姓眼前。2017年故宫对戏曲馆进行提升改造,着力彰显畅音阁建筑的“大剧场”特色,并将逐步在畅音阁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观众可以舒适地看文物看戏,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在古老的畅音阁里看一场古老的宫廷戏,会是一次多么美妙的“穿越时空”的视听体验。人生比戏曲更精彩。

戏曲不仅有辉煌的过去,还有明艳的未来。包容性、可塑性、开放性是戏曲能一直引领“时尚”的独特魅力。作为明清时代的“时尚”宠儿京剧,就是对多种曲艺、唱腔和器乐等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然后自成一格。如今,京剧跟漫画、外国曲艺和多种文艺形式的融合演绎,甚至跟国外奢侈品牌的合作创新,都产出了令人惊喜的艺术产品和商品。传统戏剧不仅有古典的气质,还有时尚的品位,一直都很美。

故宫作为文物界的“网红”,在百年后重逢“时尚巨星”戏曲,它们在最好的时代里遇见了更好的对方,希望它们都能以更“鲜活”的姿态,继续“红”下去。(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中国戏曲文化周系列评论

从脸谱里看中国的戏曲发展史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月听戏园博园

用创新打破堂前戏曲跟百姓人家沟通的壁垒

“磨”出来的《牡丹亭》有多少姹紫嫣红 

在戏曲里体味慢艺术的美学

在原汁原味中熟悉经典

父子同台“一棵菜”戏里戏外都是情

戏曲文化周上非遗展演的惊鸿一瞥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池青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