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营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学风

2016-05-30 10:5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九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

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是,弘扬优良学风,抵制不良学风,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心做学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跟社会联系紧密。因而,除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因素会影响到学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除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也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八大以来,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践行“三严三实”,党的作风建设使党风政风为之一变,并且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如今,权力、金钱对作风的副作用变小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迎来了相对客观公正的氛围,想通过跟权力、金钱套近乎,以不正之风谋利,除了为人所不齿,也难以行得通了。

与此同时,经济领域浮躁之风的净化,也给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浮躁风气降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一切向钱看,不考虑环境、资源压力。而干部考核唯GDP,导致在发展经济上重数量轻质量,又助长了企业的逐利冲动。浮躁之风,导致在对价值的评价上,经济利益的分量过重。受这种风气影响,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把做学问跟得实惠挂钩,像商人那样追求经济利益,价值错位、心态浮躁干扰了学术研究。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考核不再唯GDP,经济领域的浮躁之风逐渐消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浮躁之风,也相应消退,再像过去那样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自欺欺人,越来越没有市场。只有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会受到尊敬,才能有发展,才是正途。

党的作风建设,给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建设树立了示范,也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不良风气将会得到清理,优良学风深入人心,成为主流。

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作风建设进入新境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时代和环境。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有新学风。也只有新学风,才能适应新时代。(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一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构建

二论: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好时代

三论:看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如何辈出

四论:从历史进程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五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

六论:如何让90后爱上“马克思主义”

七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人民为中心

八论: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十论:立足现实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根基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倪恒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