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加工能力”是高中的基本功

2016-03-14 11:0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5年北京中招改革让更多普通初中考生拥有了就读优质高中校的机会,高中生源多元化敦促学校向分类教学、分类培养发展,提高“加工能力”。因此,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个性爱好的诊断与发现,学校治理结构要从单一课程体系、分层加工模式向多元课程体系、分类加工转变,如实施“走班制”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名额分配导致录取线差距拉大、生源更加多元化,高中再像此前那样组织教学,必然是行不通了。假如像此前一些地方那样,设置重点班、非重点班等,当然也行不通。提升“加工能力”,是高中绕不过的坎,必须作为一项基本功来抓。

那么,针对生源来源多样化提升“加工能力”,是不是那么困难呢?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开动脑筋,是能够克服困难的。过去高中的教学,呈现模式化,各个班级,除了老师和学生不同,其他的都是相同的。老师在开展教学时,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只能根据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采取措施。一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老师是没那么重视的。也总有一些学生,不得不跟着其他学生的学习节奏走,无法先行一步。

优质高中生源多样化后,高中教学模式化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非解决不可。就具体的操作方法而言,并不算太复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而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当一个学生不适应一种教学模式时,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教学模式,就不至于无所适从。

在优质高中提升“加工能力”成为必答题之时,其他的高中、初中和小学,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反思有没有陷入模式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该怎么调整。如果提升“加工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是受益的,就应该大力推进。虽然转变过程中,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任务重了、压力大了,但是,为了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步迟早都是要走的。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