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高考涌现出一批教育“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如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等。这些学校“教得宽”“学得宽”,毕业生不仅在成绩和排名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在综合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上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加工能力”强的学校“低进高出”的办学能力突出,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首都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
2015年北京市中招改革让更多普通初中考生拥有了就读优质高中校的机会。此举直接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名额分配录取线差距拉大、生源更加多元化。过去,划定分数线后,优质高中在分数线上录取,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差不大。中招改革后,对不同的区域录取的分数线不同,今后的教学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学校和教师必须考虑到入学成绩的差距,据此来组织学生的学习。那么,是不是对分数高和分数低的学生区别对待呢?显然不是!名额分配政策实施后,普通初中学生有了更多的入读名校的机会,如果名校依然拿入学成绩来片面衡量学生,就有违改革追求的公平的初衷了。
优质高中,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给他们创造成长的机会,帮助他们成才。要尊重和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要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天赋秉性、不同潜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他们个性化、自主成长的权利和尊严。名校帮助尖子生实现梦想,固然能显示其能力,然而,帮助成绩一般的学生成才,更能显示名校的水准。
在录取线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名校该作何选择呢?真正以“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名校应该固守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来组织个性化学习,这是名校要努力探索的。
不仅名校如此,所有的学校都应该不断提高“加工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是被同等重视的。名校在“加工能力”方面的成熟经验,有望给更多的孩子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