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500字评文学月] 碧云天 黄叶地 诗情见

2017-10-17 16:42 千龙网

      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如约而至,“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爽充满金秋文韵的色彩。

10月的北京,明净高爽,不冷不热,蟹鲜羊肥,果稠菊繁,西山有红叶,北海可划船。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要说秋日胜春朝,可一点未曾夸张。

作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发源之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当代北京已经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学图景。“京味儿”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力量的坚守、探索、创新中,衍生出时间性的概念,对于北京的书写和想象带有世界性的意味。它不再是单一的以地理方位、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更变成一个概念,一种表达形态和语言方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几百年来中国文学的高峰都与北京有关系,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鲁迅创作的最高峰时期都是发生在北京这座城市,他们不一定都是北京人,但是这就是文化中心的魅力。天南海北的文学创作热情在这里萌芽、迸发,诗情画意在这里蔚然成风。

10月的北京,碧云天,黄叶地,随处可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令人慨叹艳羡。倘若能“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厚积薄发,十月文学何愁悠然见“南山”。(千龙网评论员 李泽杰)

第二届十月文学月系列评论

这个十月与文学一起收获金秋果实 

十月文学月是对文学的信仰和坚守

文学与“故乡”一起走过

十月文学已成为北京蓬勃新生的文化品牌

石榴红满 文学飘香

 文学里的诗和远方

文学与豆汁儿

网络文学创作唯“匠心”独妙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李泽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