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要摆正名校的位置

2016-03-14 11: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长期以来名校在资源分配、生源分配等方面都是受益者。现在,北京市名校不能再跨区招生了,优质高中名额下放到初中校的分配方式也更向普通学校倾斜了,传统的教育“弱区”有了更多的机会,普普通通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名校的学位……

名校,作为优质教育资源,成为许多学生向往的地方。名校除了在硬件、软件设施上具有普通学校难以比拟的优势外,也跟名校掌握优势资源、生源有关。一般而言,地方财政对名校总是格外青睐有加,在资源分配上,往往向名校倾斜。在招生上,名校也拥有优势,往往是掐尖招生。

在北京市的教育改革中,名校的一部分优势取消了,同时,名校还承担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一加一减之间,今日的名校跟过去的名校相比,公益属性和服务功能强化了。名校,不再是一个人的精彩。

招生方面,北京市名校不能跨区招生了,掐尖招生的冲动得到了抑制。不仅如此,名校在招生名额上,还有一定比例面向普通高中。这样一来,名校在招生上的优势大幅减弱,而在教学上的难度相应提高。名校想跟过去一样出彩,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对名校招生加以约束,给名校招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北京市在教育改革中,重新对名校进行了定位,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优质教育资源要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名校作为优质教育资源,要为更多的学生所分享。名校名额分配,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名校继续像过去那样,在生源上享受优待,是违背教育公平的理念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中,摆正名校位置是重要一环。北京市提供了一个样本,值得各地参照。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