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要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6-03-14 10:5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教育是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的内容。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教育备受瞩目。2016年,北京教育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呢?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表示,第一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会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是保障公平,让更多家庭的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第三是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包括课程的改革,最终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让群众获得更好的教育,成为各方深入思考的问题。北京市在教育改革上发力的方向,代表了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首先,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始终是广大家长的心声。如今,提高教育质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教育部门要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北京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所做的工作,给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基础。在2014年强调学区制、集团化、薄弱校与优质校联盟等横向布局的基础上,2015年又加大了初中校与小学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教育质量得到了保障。

其次,在保障公平上,北京市教育改革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保障公平,就要严格控制择校,实行就近入学。北京市强力取消了“共建生”,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连“共建”都取消了,家长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就近入学呢?2015年北京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为94.0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为90.6%。其中,初中就近入学率提高12.9个百分点。维护教育公平,北京用行动亮明了坚定的决心,教育改革迈入了公平的新时代。

第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源头活水。从北京市教育改革来看,有很多方面既有过人的勇气也有惊人的智慧。比如,在升学考试上,进一步淡化中考的选拔功能,更多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人才培养上,试点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计划;在开展素质教育上,在初一初二年级推行“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等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正在北京生根发芽,给教育带来了新活力。

教育改革,终归要落到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上。“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将会在改革中呈现更多的精彩,使学生有满满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