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丰台] 村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扎紧制度笼子

2016-12-28 14: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1228144018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杨艺文介绍,丰台推进党建制度机制创新,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做到“五不准”,率先在全市将村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研究制定丰台区党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为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固本强基。(12月23日《丰台报》)

最近,丰台区率先在全市将村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引发了强烈关注。《人民日报》等媒体予以了报道,也有许多网友在网络上给予点赞,表达期待,希望这种做法能够推广。

腐败人人痛恨,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们更是深恶痛绝。群众跟村干部打交道多,对村干部较为了解,村干部如果存在不正之风乃至腐败行为,必然影响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和执政根基。让村干部保持良好的作风,就要织密制度的笼子。将村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赢得一片掌声,正是因为此举顺应了民意,找准了要害,加强了对权力的约束。

在《丰台区农村基层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暂行规定》中,要求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报告收入、房产、投资、承包、经营等事项,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这“三套班子”成员的收入、房产、投资、承包、经营等事项,如果有不正常情况,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要求村干部每年报告一次理所应当。

从丰台区科级以上干部报告事项情况来看,报告制度不可或缺。今年,丰台区在全区范围内狠抓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全年抽查科级以上干部1447名,对“过红线”的25人移交纪委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发现了部分“过红线”的干部,另一方面,对其他干部是一种警示,让遵规守纪的干部受到鼓舞,让有不良心思的干部悬崖勒马,让群众对干部放心。村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起到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丰台区754名村“三套班子”成员全部完成申报,并对142名“三套班子”一把手进行了重点核查,筑牢了杜绝农村“小官贪腐”的“防火墙”。尤其是对一把手进行重点核查,抓住“关键少数”,也就守住了“小官贪腐”的“七寸”。

丰台区率先在全市将村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有一个现实考量是,该区216家商市场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而成,因此,在疏解工作中,村级干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村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范围,旨在以制度约束村干部。丰台经验值得北京更多的地方乃至全国各地参照,以村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守护乡村的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冯宁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