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非首都功能后,如何谋划经济发展?这是一道必须答好的问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方向,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以更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以更高的站位和标准,把创新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吸引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群聚集,激发区域发展动力和活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此前,丰台区已经主动做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疏解功能的同时,聚焦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随着疏解功能的推进,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愈发重要。在这方面,中关村丰台园作了很好的示范。在丰台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现场,党代表、中关村丰台园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段海波对丰台园相关情况的介绍,让人们看到了丰台经济的未来。
2015年,丰台园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将近两倍。五年时间产业规模翻了一番,主要得益于技术,而不是铺摊子。丰台园五年累计实现留区财政收入105.36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27.2%。五年累计新引进亿元以上的企业167家。五年累计实现投资345亿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和贡献能力持续提升。
事实证明,以往单纯的以聚集资源求发展、靠土地开发求发展、在自我循环中求发展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了,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才是方向。中关村丰台园正好代表了新的发展模式。丰台园的成功不是孤例,而是具有可复制性。
值得一提的是,下一步,丰台园将充分发挥科技园区对区域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速创新资源的协同共享,全面释放区域创新活力。
有中关村丰台园的成功示范、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丰台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也就有了信心,有了经验,有了动力。这是丰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所在,也是丰台区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只要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中关村丰台园的成功,必将会在丰台区更大的范围内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