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选手丁宁庆祝胜利。 当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丁宁4比3战胜同胞李晓霞,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七
北京时间8月11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迎来第一块金牌,丁宁不负众望战胜队友李晓霞夺冠。虽然丁宁和李晓霞胜利会师决赛,金银牌就已提前被中国包揽,但是这场中国队内部的较量依然扣人心弦,两人打满7局,上演了巅峰较量,代表了目前世界女子乒乓球的最高水平。
然而,这一场决赛又是那么似曾相识,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还是丁宁VS李晓霞,由于裁判对丁宁下蹲式发球的误判,影响了丁宁的情绪,最终李晓霞夺得奥运金牌;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当这两人再次站上女单的决赛场,这次丁宁没有让历史重演,虽经历激烈的对抗,但还是笑到了最后。
有人说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早已经是大满贯的李晓霞,让丁宁同样成为大满贯得主。但看似圆满结果的背后,则是丁宁四年如一日的不同寻常。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同样的女单决赛,相同的对手,但四年的时间跨度让一切都变了。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再等四年的拼搏之路会是多么坎坷,更何况是在强手如林的中国乒乓球队里。
但丁宁做到了,这四年让她更成熟,实力和经验更强,更加具备一个奥运冠军的潜质。从2012年的泪洒伦敦到2013年的状态低迷,从2014年的逐渐复出到2015年世乒赛的重回巅峰,再到如今的里约圆梦,四年的磨练,铸造了丁宁成为世界第五位女子大满贯的辉煌。
当最后一球李晓霞拉球出界,丁宁先是高举双手庆祝,然后便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这一刻的释放似乎可以抵消四年来每一天的艰苦训练。当她冲上看台,与主管教练紧紧拥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都浓缩在师徒俩的热泪中,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坚持到今天的不易。
丁宁也曾承认,自己的打法不是很先进,就算是赢,在场上也是东奔西跑,很狼狈的状态,但没办法这就是她的风格。唯有保持这种强烈的竞技风格,却狠拼对手,她才会在中国乒乓球队里脱颖而出,才会有每次的胜利。过多的磨练反而让丁宁养成一种顽强的精神。丁宁自己评价这种精神就是一颗“大心脏”。
的确,对于丁宁这种生活中开朗乐观的大女孩,在乒乓场上就需要一颗“大心脏”,才能承载像过山车般起伏的竞技状态,承载来自球迷和教练的期待,承载环境和裁判等外界的干扰。也正因为丁宁具备这样的“大心脏”,她才会在伦敦遗憾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终在里约实现梦想。
丁宁“大心脏”般顽强的精神,也激烈着这我们每一个人。(千龙网暖评专职评论员 姜雪峰)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一:开幕狂欢Party背后的环保与和平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二:龙清泉举起的不仅是“307公斤”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三:中国跳水梦之队里的“有姐在”精神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四:泳坛七夕三奖牌背后的“洪荒之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五:北京健儿林跃是匹怎样的千里马?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评论之六:英雄!既以成败论又不以成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