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林跃(左)/陈艾森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五
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中国组合林跃/陈艾森以496.98的高分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实现了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中国军团在该项目的四连冠。同时,这也是本届奥运会北京健儿收获的首枚金牌。赛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去贺电,称赞林跃与队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并衷心祝愿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这块金牌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是林跃继北京奥运会后时隔八年再获奥运冠军,使林跃成为史上唯一两夺双人十米台冠军的选手。跳台项目属于年轻人的舞台,10米的高度,需要身材瘦小才能做到没有水花。正因为如此,跳台项目选手往往早早成名,也早早地谢幕,难以实现新的跨越。究其原因,发育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像林跃这样坚持这么久的跳台选手,在中国队可谓凤毛麟角。
其实,林跃也经历了生长发育期的痛苦。他说,在2007年时,自己就面临了第一个困难。那会儿身体发育期,带出来一系列问题,是人生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所幸的是,身体发育并没有影响到奥运成绩。
北京奥运之后,除了身体发育,林跃又经历了腰伤和腹肌伤病的困扰,成绩徘徊不前,甚至一度退出了国家队主力阵容。2010年、2011年受伤,耽误了两年的训练,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国际比赛,就连参加国内的比赛都很少。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3年,林跃跳出了史上最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林跃王者归来,再获奥运冠军,成为历史第一人,彰显了其人格魅力。伦敦奥运会上参加男子10米台个人赛名列第6位,他没有就此退缩,而是很快走出低迷,与曹缘配对,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佳绩;“为里约奥运会准备了很久,这个过程十分煎熬”,他挺过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经历每一次挫折我都回想一下2008年,因为我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最难最难的,当我每次遇到困难,再回想起最初的情景,我还是相信自己能够克服”。
通过林跃的描述,我们还会发现,应对困难,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年为了将林跃送到北京清华跳水队进行自费培训,他的父母曾卖掉老家的房产,让林跃迈开了走向奥运冠军的脚步;处于低谷时,林跃转投田亮恩师张挺的门下,两人配合仅两个月,林跃便在全国冠军赛上夺魁;此外,“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能够让自己触底反弹的最主要因素是因为我一直在一个强大的团队里,持续不断地推动我走向成功”,等等。
林跃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他的成功,除了禀赋,也依赖诸多伯乐的培养和呵护。林跃一路走来,留下一长串温暖的足迹。(千龙网暖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一:开幕狂欢Party背后的环保与和平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二:龙清泉举起的不仅是“307公斤”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三:中国跳水梦之队里的“有姐在”精神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四:泳坛七夕三奖牌背后的“洪荒之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系列网评之五:北京健儿林跃是匹怎样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