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评] 从此,北京只干“四件事”

2016-02-24 09:3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两周年”系列评论之二

北京“四个中心”定位,既是由“大城市病”问题倒逼而来,更是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举、根本之策。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总书记的要求突出了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重要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北京体量庞大,承担了太多功能定位之外的功能,其“中心”曾多达十几个,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明确,则体现了北京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也意味着,从此,北京只干四件事,并不断聚焦发力,干好这“四件事”。

干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之事

北京是首都,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各部委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城市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务全局,必须要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这是处于第一战略高度的。

换言之,在城市发展上,北京必须要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为全市人民的工作与生活,创造日益良好的条件。精心打造首善之区,做好全国政治建设的示范引领者。

干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之事

北京是历史名城,文化氛围浓厚,并汇聚了各类文化资源要素,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日益发挥。具体而言,北京目前拥有90多所高等院校,170多座博物馆,众多的科研院所、体育场馆以及国家级文艺团体等,是满满当当的文化信息传播地、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舞台。而这些,都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北京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如制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翻开了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新篇章;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也即将被正式纳入法规,文学经典也要走入高考,等等,让文化继承与传播得以优化。当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不够接地气,民众走入不方便;新建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由于交通不方便,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打造文化“金名片”,不能让“文化”与我们擦肩而过。

干好作为国际交往中心之事

北京是中国外交部、各国驻中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所在地,并集聚了众多的外国企业、跨国公司、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等等。我们能够明确感觉到,北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正日益密切,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大都市。

比如,在举办各种国际性会议、国际性竞赛活动中,北京都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与竞争力。APEC会议成功举办,各经济体领导人齐聚北京,共襄发展大事,令世界瞩目;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世界唯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也必将推动北京国际交往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交流才有进步,依照功能定位,北京国际交往的大门也必会越敞越宽。

干好作为科技创新中心之事

北京被赋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立足于其资源禀赋优势之上的。北京科技智力资源十分密集,288家科研院所,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众多的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产业基地和孵化器,等等。而且,汇聚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创客目光的创业创新中心中关村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烈的科创氛围——不断孵化高新技术,不断创造科技奇迹,利用自主创新成果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显然,其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观之,北京形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并不是偶然的。并且,这种定位,也为新时期科技北京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在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上继续发力,还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等,真正把北京乃至全国的创业创新这个事儿干好、干漂亮!

“四件事”为北京发展勾画了路线图,标明了坐标,只有干好这“四件事”,才能让首都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当然,干好这“四件事”也并不容易,它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朝竞功,需要我们树起信心,提振劲头,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作为首都的一份子,我们也应为首都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添油助力,在“四个中心”上共同筑梦,携手抒写出美丽北京新篇章!

一个更美好的北京,值得期待!(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向浩)

“2.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两周年”系列评论之一:关键时刻,开启真正“新北京”

“2.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两周年”系列评论之三:北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