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全面深改破藩篱

2016-02-24 11: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曾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用“铁达尼克号”与“小帆船”航行的不同,来说明治理理政的不易。他说,小帆船遇风浪,在水里打个转儿,绕几个弯又起来了;而像铁达尼克号这样的大船,一旦倾覆,就可能真的沉了。我国是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硬骨头又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到一些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可以说,“习式治国”三年新实践,就是一次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重大变革。

习近平指出,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面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全面深改新实践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2015年1月,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宣告终结,“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同“体制外”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企业登记模式,不再发放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企业登记手续大大简化,等等。这些深化改革举措,不仅积极回应了民众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了社会共识,而且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营造起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三年来,习近平在各个场合多次谈到改革话题,“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等等。在习近平正确指引下,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纷纷破题。如: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就在习近平亲自调研指导下,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随着这项战略持续推进,给京津冀三地的城市格局、产业格局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形成新增长极,成为未来我们国内投资的主战场,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引擎和火车头。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这条治理新路,有着完善的系统设计。如果说前期是细致确定改革蓝图、做好初步诊断,那么,去年的改革就是弊革扬清,并进入“巩固、康复”时期,如: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足球改革等一批过去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破解。再如:“提速降费”,尽管离我们的期待有差距,但至少困扰多年的“高漫游费”、“流量清零”等问题在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较大突破,更有二孩政策、股票发行注册制等牵涉复杂利益改革,都在2015年尘埃落地。由此可见,“习式治国”新实践不仅有效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日渐成熟的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必然让我们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