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网信网发表《“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一文指出,标题党、图片党们如继续不顾公共秩序、道德良知肆意发挥,一旦突破法律底线,恐怕悔之晚矣!
由于工作经历原因,笔者能体会到“标题党”们的想法。我们都知道,从事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编辑工作,报刊杂志发出去后,有多少人阅读了,阅读时间多长,有什么样的评价,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因此,考核基本上是由内部人士根据作品的质量来打分,读者能起到的影响很小,虽然有些读者会打电话、写信表达自己的意见,总体而言是少数。电视、广播虽然考核收视、收听率,但是,观众、听众大多是根据节目的内容来决定收看、收听时间的,主要不是根据标题来决定。
相比之下,网络上,点击率成了一些网站考核小编的重要甚至主要指标。点击率是怎么来的?直接来自于网友。点击率有什么作用?直接关系到网站的流量。点击率方便获得吗?能够十分精准地统计。
对于一家大网站而言,点击率至关重要,关乎到生存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网友的反应。这跟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差别很大。更为残酷的是,网络上有海量信息,网友可以选择的空间巨大,要想吸引网友关注并且多挽留网友一会,就必须在标题上做好功课,让网友愿意去看。标题不吸引人,网友不点击,网站自然会很介意。
为了让网友多点击标题,在自己的页面多停留,一些网站在考核上唯点击率马首是瞻,把点击率作为主要指标。而且,点击率是货真价实的,也能显示考核的公平。在唯点击率的指挥棒下,一些小编甘愿当起了“标题党”,因为“标题党”是拉升点击率最简单快捷的方式。不仅如此,一些微博、微信用户也玩起了“标题党”,通过在标题上糊弄人来吸引粉丝。
虽然有“标题党”因为违法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大多数“标题党”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使他们有恃无恐,乐此不疲,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行为的性质以及对社会的危害。
相比微博、微信上的个体“标题党”,网站上的“标题党”是受雇于网站的,他们的行为网站是清楚的,只要网站默许,“标题党”就会一直存在,相反,只要网站采取措施加以整治,“标题党”就会收敛。“标题党”依附于网站,整治“标题党”,就要让网站采取扎实有力的行动。
众所周知,受雇于网站特别是大网站的“标题党”跟微博、微信上的“标题党”相比,影响大多了,负面效应也大很多,且更为专业。要想刹住“标题党”歪风,网站必须负起责任。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此次评议会针对目前网络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为吸引受众关注,利用网民猎奇心理,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并明确了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牵牛要牵牛鼻子。北京市的做法,无疑是牵住了牛鼻子,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让我们乐见其成。笔者更希望的是,网站在员工考核上加以改进,不再唯点击率,让小编们不必违心地做“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