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实名制让“标题党”无所遁形

2015-11-11 12: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段时间以来,网页、微信、微博中充斥各种“引人遐想”的标题和图片,存在很多造谣传谣、散布淫秽色情内容等问题。对此,国家网信办发出了严厉警示:“标题党”、“图片党”如继续不顾公共秩序、道德良知肆意发挥,一旦突破法律底线,恐怕悔之晚矣。

10月13日,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会上,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有关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

评议会之后,我们看到,相关网站存在的“标题党”乱象确实出现了改变。看得出来,网站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内部管理,刹住了“标题党”歪风。这也说明,只要网站主动看好自己的责任田,是能够治理好“标题党”的。如果网站治理不力,“标题党”就不会轻易消失。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些商业网站在编辑一栏,仍然只是代号,并没有出现编辑的名字。网友不知道代号的背后,是哪一位编辑,即使对编辑加工的标题有意见,也难以找得到人。要是原文的作者或者文中的当事人,觉得网站编辑处理的标题有问题,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想找到编辑本人交涉也可能要兜个圈子。

当编辑的名字不会出现在自己处理的稿件下方,他们就不会有足够的敬畏感。虽然有很多人对他们处理的标题反感,不过,因为看不到名字,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有了代号的“隐形衣”,编辑的标题再有“标题党”嫌疑,再怎么过分,只要网站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对他们也不会有多大的触动。相反,如果他们制作的标题能够换来更多的点击率,对考核有好处,就等于网站默认他们的行为。

浏览新闻网站,我们会发现,在各条稿子后面,基本上能看到编辑的名字。即使认识编辑的网友不多,但是,圈内人还是认识的,编辑会觉得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当“标题党”,就会被人耻笑,是有代价的。就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造谣传谣、散布淫秽色情内容会被人笑话一样,在网络上当“标题党”,甚至不顾公共秩序、道德良知乃至法律底线,也是被人瞧不起的。靠这样的途径换取点击率,即使在网站能够立足,在社会上也是难以立足的,公众会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标题党”。

相比个人微博、微信、博客“标题党”,网站编辑当“标题党”,影响面广,危害大,需要引起重视。既然网站编辑以此为职业,就要遵守公序良俗,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给社会风气改善、网络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无论是新闻网站还是商业网站,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网站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切不可损害社会利益。

网站编辑实名制之后,会引导编辑们主动爱惜自己的羽毛,自觉做到三思而后行,掂量掂量什么样的事能做,什么样的事不能做,修改标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编辑从一个隐身人变成了透明人,自己签发的稿件,网友能够在网络上搜集到,自己的一些情况,网友能在网络上找到,他们就已置于网友的监督之下。这种监督,是网络文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编辑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身为网站编辑,在考核压力之下,依然能够坚守道德、法律底线,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相反,为了点击率等利益,甘愿当“标题党”,则是应该深刻反思并纠正自己的行为的。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