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标题”不可任性而为

2015-11-05 16:3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当今时代,信息海量增加,碎片化阅读风靡一时。新闻标题能否吸引读者的关注,成为这篇新闻能否“被阅读”的关键。如果再与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点击率、网站流量相关联,那标题倒真是“一字千金”。于是,无数记者、编辑、媒体绞尽脑汁、仔细斟酌新闻标题的一字一词,雕琢出无数好标题:或忠于事实、客观概括,或妙笔生花、颇有美感,或画龙点睛、引人关注。然而,却有部分网站、媒体竟会选择刻意求“新”、剑走偏锋,甚至走向新闻本意的反面。选择“标题”时,任性而为,心中只想抓住读者的眼球。这样心中只有利益与邀宠的“标题党”,即便一时如意,也终会被读者摈弃。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在符合新闻客观事实的同时,可用多种形式表达。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也为新闻标题增加了无数的可能性与可观性。201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聚焦互联网创业,以《“猪八戒”是怎么飞起来的》为题,报道重庆猪八戒网如何从6个人的“草台班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众包服务交易平台。该标题形象生动,却又高度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实在是质感与美感兼备的好标题。这样的好标题,在《人民日报》还有很多:《北京最大“海绵”喝下70万立方米雨水》《“疆外来”携手“本土造”》等等。

然而,《人民日报》这些好标题在经过网络二次、三次、多次传播中,却要遭受“标题党”的侵扰,承受“传播的烦恼”。《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在10月16日,就撰文《有人说,世界上有两张人民日报,一张是正常的,一张是经过网易“翻译”过的》,表达了对部分编辑擅改标题的无奈与不满。他们擅改标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断章取义法、低俗暗示法、无中生有法等等。改动后的标题也五花八门:《“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青年观)》被改成了《党报:“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别只信“坏消息”不信真相》被改成了《人民日报:中国网民大多愿意发表负面评论》等等。仔细品读后,笔者实在不敢恭维网易编辑的新闻素养,感觉他们的“节操已碎了一地”。

其实,有些道理是浅显易见的:任性而为的“标题党”,丧失操守将难有发展。任何一个新闻从业者,任何一家媒体都有义务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舍本逐末,任性而为,一心在标题上“做文章”,只会在业界留下不好的名声,也会让读者久而生厌。如此下去,没有职业操守的从业者和媒体,是难以有任何发展的。任性而为的“标题党”,忘却责任会影响民风。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观察者与监督者,承担着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者。文风不正的“标题党”,掺杂虚假、心媚低俗、追逐利益,势必会拉低读者品味、甚至会劣币驱逐良币,影响新闻行业行风行貌,进而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任性而为的“标题党”,触及底线将必有法管。2015年1月10日,福建漳州青年吴海雄在他经营的微信公众号“石狮民生事”虚拟标题、哗众取宠,终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可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标题党”不会成为法律监管的盲区。

诚然,很多网站、媒体已经成为市场的主体,需要赢得必要的企业利润。但是,作为新闻资讯、社会信息的提供者,网站和媒体决不能眼中只为逐利、心中没有担当,必须要坚守基本的行业自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坚决杜绝任性而为的“标题党”。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