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此次评议会针对目前网络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为吸引受众关注,利用网民猎奇心理,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并明确了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
提到“标题党”,许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大多数人对“标题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都不会有好印象,毕竟,谁都不愿意被诱惑去看货不对板的内容。早在几年前,笔者在外地一汽车站乘车时,车站就有卖报的人口头播报耸人听闻的新闻,其中还有当地的新闻,让人听了既感到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忍不住买一份来看却发现,卖报的人口头播报的新闻,报纸上根本没有,顿时感觉上当了。他们卖的报纸,日期还是几天前,并且没有正规的刊号,属于非法出版物。从那以后,笔者对“标题党”很是鄙视,一直希望相关部门能治理这种行为,不让“标题党”利用人们好奇的心理,通过欺骗获利,让被骗的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
虽然现实生活中“标题党”并不多,因为在公开场合做“标题党”是有风险的,比如造谣会触犯众怒,还可能被抓,并且是难以持续的,但是,网络空间,“标题党”却随处可见。笔者浏览一些网站时,经常能在旁边的广告栏看到很夸张的内容,还配有小图,貌似“有图有真相”,然而,点进去之后,却并没有小图上显示的内容,而是变成了其他的内容。笔者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笔者这样被骗去点击子虚乌有的内容,相信每个上当的人都很讨厌这样的欺骗行为,只是苦于找不到人,无法批评造假者。
网络尽管是虚拟空间,却不能是法外之地、德外之地,法律法规不是虚拟的,道德也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在人类社会起作用。在网络这样的公共空间,人们更加需要法律法规和道德的约束。要是法律法规和道德在网络上不起作用,网络社会岂不成了丛林社会?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
10月9日,国家网信办在官网发文《“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指出,标题党、图片党们如继续不顾公共秩序、道德良知肆意发挥,一旦突破法律底线,恐怕悔之晚矣!接着,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明确了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给网络输送了浩然正气,传递了正能量,净化了风气。
从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来看,大多是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网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网站带头治理“标题党”,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只要全国大多数网站特别是主流网站共同行动起来,拒绝做“标题党”,就能有效整治“标题党”乱象。过去,因为片面追求点击率,并且把点击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导致“标题党”在许多网站招摇。随着重点网站达成一致,“标题党”得以从根源上加以清理,因而我们对这次治理完全可以报以足够的信心。
“标题党”导引的网络浏览,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标题党”谢幕,网络将会回归文明状态。这是每个人都热切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