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丰台区将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其中一项举措是,将建立40所区级数字校园实验校。通过制定区域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推进丰台区数字校园建设。依托北京市教育数字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区级资源共享应用,形成市、区、校三级信息化资源创新融合、共建共享的机制。(10月13日《北京晨报》)
提到实验学校,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入读。家长们的心愿可以理解,谁都想让孩子上好点的学校。但是,实验学校毕竟就那么多,只有一部分孩子能够进入其中。再加上北京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孩子只能选择身边的学校。
虽然不能直接进入实验学校就读,但能接受实验学校的辐射,也能了家长们的心愿,给家长们带来一份惊喜和安心。未来,丰台区将建立40所区级数字校园实验校,是值得推行的做法。将学校搬到网络上,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优质教育资源广泛传播开来,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途径。而且,网络的发展给数字校园实验校的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仅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丰台区可以建设数字校园实验校,在更多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互联网+教育”极大便利了教育的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深刻改变了教育的面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教育领域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差距也会大大缩小,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得到共享。
比如,作为教育部首批挂牌网络教研实验校,阳春小学一个学期各科教师已在平台新生成优质资源3000多条,人均资源数达到30多份;又比如,北京十二中由一校一址变成了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从学校实际出发,十二中精心打造了一套数字校园系统。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两年来,上传各种资源5000多条,下载资源9000多次,资源容量达到1T。“互联网+教育”开始显示其优势,成效可期。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教育”除了搭建必要的硬件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优质资源,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要让“互联网+”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期待着丰台40所区级数字校园实验校在这方面交出漂亮的答卷。
新闻细读>>>丰台将建成40所区级实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