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家庭范儿] 老物件传家背后的故事传情

2016-10-08 14: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八

关于思恋,我们有个含蓄浪漫的词:睹物思人。家里珍藏、传承爱的人、敬重的人使用过的物品或承载共同记忆经历的物件,也许是奶奶的老铜炉、爸爸的擀面杖又或者是老一辈革命家陈志方家的那把手术指甲刷和一张老旧的全家福照片。即使斯人已逝,但凝聚在物件中的情义和记忆,永不褪色,可以世代传承。

陈志方家这把指甲刷历经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也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重情重义的优秀品质。它凝聚着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长征精神,也激励着陈家后人继承先辈遗风,牢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关于爱国爱家,我们有一个词叫:家国情怀。家在国前,因为一个家庭、家族的兴衰荣辱其实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兴衰荣辱的缩影。

家族的延绵依靠的是血缘和姓氏,而家族的兴旺依靠的就是良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是什么?是史上著名的朱家家训、弟子规、颜家家训;是近代有名的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信,也可以是普通人家的一个老旧物件。是见证家族从苦难走进幸福,融入几代人亲情的奶奶的老铜炉;是支撑起全家生计、印刻家庭味道的爸爸的擀面杖;还可以是陈志方家承载家国情怀的指甲刷。

当然,我们传承感知的不是没有温度的家训家书、老旧物件,是侵染在其中的浓浓的情义和智慧。它可以是国家层面的大情怀大智慧,也可以是小家小户幸福生活的体悟和总结。它是每个家庭的情感记忆和精神传承,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情感基石和精神面貌。

国庆已过,对游子来说,又到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思念家乡的父母祖辈,怀念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团圆饭的热闹。对中国人来说,最大最旧最难舍的“老物件”就是亲情。因为里面有家、有爱、有传承。(千龙网暖评专职评论员 池青)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一:致敬渔家儿郎的西沙情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二:“烈士小家”为“人民大家”传颂爱国精神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三: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劳动之美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四:让更多家庭的希望无限延伸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五:贫困生“小克”的“精神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六:有妈的地方就有家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七:“中国范儿”和“家庭范儿”都是这么帅


品读更多“家庭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九:一把手术指甲刷和陈家人的记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八:口角情下的家庭之爱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七:长桥园的“书法爷爷”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六:从小小马桶看社会变迁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五:贫困生“小克”终于决定去上大学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四:北京“北极乡”最有范儿的民宿小院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三:80后女青年王烨眼中的北京惊艳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二:奶奶故事的主角总是我爷爷马骏(组图)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一:南海西沙哨兵郑存胜的"小家"与"大家"情怀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池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