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二
今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是全国第三个烈士纪念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日坛公园,各界群众代表聚集在这里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共同缅怀马骏烈士。马骏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也是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党员,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反帝爱国的革命理念。他的后代积极传承马骏“舍小家、为国家”的英勇事迹,展现出革命先烈崇高的“家庭范儿”。
2016年9月30日是全国第三个烈士纪念日,北京市朝阳区在革命烈士马骏墓前举行了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图为礼兵献花篮 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马骏的第四个孙子马卫平参加了此次公祭活动,但马卫平对爷爷的记忆却是来自奶奶讲的故事。马骏1895年出生在东北一个富裕家庭,他童年时的中国正加速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因此马骏从小就立下反帝爱国的决心。马骏的父亲利用去俄罗斯经商的便利,给他带回了马克思主义书籍,马骏较早地接受了进步思想,寻求救国的真理和道路。
马骏在南开大学接触到了新文化运动,他在“五四运动”时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即便被捕入狱仍不屈服,展现出坚定的反帝爱国精神。1921年,马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到家乡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思潮,建立吉林第一个党小组,也是东北地区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党组织。不幸的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秘密回到北京恢复发展党组织的马骏,遭到叛徒的出卖被捕,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后来马骏被定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在日坛公园修建马骏烈士墓。这些年,马骏烈士的后代们一直在搜寻、宣传马骏的革命事迹,马卫平也经常听奶奶回忆爷爷的故事。当时爷爷拒绝奶奶营救,放弃生还的机会,选择以死为共产主义殉道,称自己永远是共产党员。
如今马卫平全家每年都会为马骏扫墓,他也常向子孙后辈讲述家族的故事,讲述马骏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马骏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没有贪图享乐,而是挺身而出宣传先进思想,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些年,马卫平全家也积极向社会大众传播马骏对党忠诚的革命信念,传播他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传播他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马卫平把自己的“家庭范儿”分享给广大群众,勉励全社会学习马骏烈士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不惜献出生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其实像马卫平这样的烈士后代家庭还有很多,他们一直传承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展现出高尚的爱国“家庭范儿”。同时他们也向社会传播先辈的爱国救亡故事,告诫人民大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到不忘革命先烈为国付出的初心,继续为建设更强大富裕的中国而努力奋斗!(千龙暖评专职评论员 姜雪峰)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一:致敬渔家儿郎的西沙情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三: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劳动之美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四:让更多家庭的希望无限延伸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五:贫困生“小克”的“精神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六:有妈的地方就有家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七:“中国范儿”和“家庭范儿”都是这么帅
品读更多“家庭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九:一把手术指甲刷和陈家人的记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五:贫困生“小克”终于决定去上大学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四:北京“北极乡”最有范儿的民宿小院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三:80后女青年王烨眼中的北京惊艳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一:南海西沙哨兵郑存胜的"小家"与"大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