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四
8 7岁的老人伍丽天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为在有生之年能尽早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做点事,她欣然放弃晚年享受,变卖了地处上海市中心的唯一房产,在浙江昆山买了一处小房子,靠此筹集了50万元善款,通过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和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浙江省都昌县苏山乡新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有一种情怀,淡如轻烟,却能散发暖人的温馨;有一种感动,默无声息,却能让人性熠熠生辉!耄耋之年的退休教师伍丽天一生无儿无女,却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化为了具体的行动,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晚年生活的诸多享受,并变卖了上海市中心的唯一房产,投入到捐资助学的雁阵之中,不仅先后在贵州省毕节市和浙江省都昌县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而且还计划设立“伍鸣”助学基金,以期每年都对那些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资助。
伍丽天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教师,收入虽然稳定但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财富,因此和那些一掷千金的富豪阶层的慈善动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慈善和爱心从来不会以“大与小”、“多和少”来划分衡量,关键是看心中是否有那份“爱”。伍丽天为了多省下一分资金用于教育事业,给自己定下了每天不超过10元钱的生活费标准,在各种生活消费都较为超前的上海居住,清贫的状况估计每个人都能读得懂吧。
自己节衣缩食只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只为更多家庭的希望能无限延伸下去,只为更多的学生能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开启自己的追梦人生,这其实就是“大爱无疆”的表达方式,足以观照人生境界之美!舍弃小我的“精致生活”,努力去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在“小家”和“更多家庭”舍与得的权衡中选择了后者,这不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家庭范儿”吗?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伍丽天之所以能够将捐资助学当做自己的追求,既来自于无儿无女的牵挂,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情有独钟,对改变更多孩子命运的初心不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退休前兢兢业业立足讲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退休后节衣缩食为改变更多寒门学子命运而风雨兼程,这应该是一脉相承的结果,更是对教育和对社会有责任担当的写照。
慈善捐助和奉献爱心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子也好,朝九晚五的工薪阶层也罢,都不能对需要帮助的人漠然视之,否则我们的这个社会就会逐渐成为一个荒芜之所。伍丽天老人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可触可感的榜样,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哪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需要的是更多像伍丽天这样在“小我”和“更多家庭”做出正确舍得的群体。唯有如此,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照进现实!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一:致敬渔家儿郎的西沙情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二:“烈士小家”为“人民大家”传颂爱国精神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三: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劳动之美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五:贫困生“小克”的“精神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六:有妈的地方就有家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评论之七:“中国范儿”和“家庭范儿”都是这么帅
品读更多“家庭范儿”: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九:一把手术指甲刷和陈家人的记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五:贫困生“小克”终于决定去上大学了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四:北京“北极乡”最有范儿的民宿小院
千龙网"家庭范儿"国庆特别报道之三:80后女青年王烨眼中的北京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