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说起铁路,对于咱许多老百姓来说,最敏感并且与咱最密切的恐怕就是隔三差五的调图了。
从春运到暑运,从小长假到黄金周,尽管咱对这里面的玄机和奥妙不是太清楚。但是,面对一次次调图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出行可选的车次越来越多了,列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恰恰是我们时时刻刻置身其中的缘故。对于铁路包括高铁在内的建设和变化,不管新闻还是传闻,早已经吊不起咱国人的胃口;对于,频繁调整的列车运行图,也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反倒是一些局外人,有事没事貌似大惊小怪的举动,在让咱觉得费解的同时,才将我们日益麻木的感觉触动与触碰。亦如,在刚刚闭幕的杭州G20峰会期间,一些国家领导人在密集繁忙的间隙,忙里偷闲也不忘亲自乘坐体验、考察一下咱高铁列车,话里话外各种溢美之词、羡慕之语,着实让咱许多国人看不懂、搞明白。
不是咱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现如今,对于包括高铁在内一切涉及咱中国的变化,似乎无时无刻都处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国外比国内更上心、更在意,多少有点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这样的待遇我们从未有过,一时间还真有点不适应、怪怪地。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埋头苦干不张扬,这是咱民族的性格和特质,在以前这本无可厚非,而且还值得大书特书。但是,随着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中国举动自觉不自觉地被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原有的种种行为和举止,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世界关注的目光。与其,无端让人捕风捉影、妄加猜测。反倒,不如大大方方主动发声、回馈关切。
我们不完美,但是却最美。这样的自信和底气已经具备,关键是如何学会展示自我、怎样表达自己、讲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让世界能听懂,与世界共分享我们的经验、智慧乃至曾经遭遇过的坎坷和教训,这本身就是成长“拔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练和不可能逾越的门槛。
无独有偶,伴随着中国高铁跨越2万公里门槛,新一轮的铁路调图也已经顺利实施,是该回眸并讲述我们故事和过往的时候了,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同时还有许多期待渴望分享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