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计划为素质教育加分

2016-03-14 11:2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从2014年1月开始,北京市推出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两年来,这项为家长解忧的教育公共服务,成了北京推进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发挥教育、社区以及家庭教育合力的突破口,生发出一系列让家长和学生真正享受到的优质教育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单位下班时间存在时间差,各中小学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的3点半至5点这段时间,让许多家长感到很为难。北京市推出的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不仅让孩子可以继续呆在学校,安全有保障,也给孩子接受素质教育提供了专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外活动计划,是家长和学生所喜欢的。

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很明显。在经费上,由财政部门按照城区学生生均400元、远郊区县学生生均500元给予补贴,没有增加家长的负担;在活动内容上,北京市教委明确要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学校只能为学生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不得上文化课。在活动时间上,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个小时。综合来看,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正如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所说的,“政府买单解决课后3点半难题并非简单的变社会托管为学校托管。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学生教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中,重构教育的供给体系。”

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有了时间,有了地点,有了经费,还有好项目。比如,丰台区与国家大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推出两个区级活动项目,在50所中小学中开展,每周至少活动一次。如此高大上的合作,大幅提升了课外活动计划的含金量。课外活动计划,也因此承载着万千期待,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钟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