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课连通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2016-03-13 16: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5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修订后公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提出,七八年级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将其成绩计入中考分数。自2015年10月31日,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课走进社会资源单位以来,引起了各校学生的广泛关注。截至11月26日,全市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为88776人,其中自主选课42484人,团体预约16087人,送课到校30205人。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处于相对对立的状态。虽然实施素质教育提了很长时间,但是,由于跟考试关联不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学校、家长、学生都不太重视。抓素质教育,北京市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找到了突破口,不仅高质量地开展了科学实践活动,也跟考试挂钩,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北京市的教育改革中实现了统一。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而不再是由教育部门统一安排。这一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按照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数据与信息等不同领域进行主题划分,北京市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自行选择相应的项目,这是北京构建开放性教与学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

去年11月,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上线851个活动项目,其中包括固定基地212家社会资源单位和流动基地51家资源单位。有这么多项目,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而且,由于是科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较多,比呆在教室里学书本知识吸引力大多了。

按照相关政策,北京市初中生在两年时间内完成20个项目的学习,完成次数和质量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重要参考。学生不仅能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还可以获得成绩,是很多学生乐于参与的。此外,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能够找到结合点,“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正是成功的探索。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