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几个“标题党”的“经典之作”,第一个是《脑残父子的快乐生活》,知道是哪部动画片吗?别着急,后面还有,友情提示一下,下面这些也都是动画片。第二个是《八名袒胸露乳的男子欺负一个穿着暴露的女人》,第三个是《自强不息!无指少年科技创新搞发明》,第四个是《顽皮小孩虐杀珍惜动物遭报复命丧黄泉》,第五个《一边是青梅竹马,一边是花季艳女,小和尚情归哪方》……
下面就揭晓谜底了,按顺序把这些动画片的海报排在下面,你们自己感受一下。
怎么样?先别笑!这就是“标题党”的恶作剧。当然,这些改编的动画片名称大家还可以一笑而过,但如果是涉及到新闻事实的新闻报道的标题也这样玩世不恭的文不对题,就不只是看上去只是有些“调皮”这么简单了。比如原标题明明是《发小谈李天一:“并非无法无天”》,有些网站转载时偏偏给改成了《发小谈李天一:“自小无法无天》,这就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了,被报道者完全可以追究改标题者的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我们上网都会被一些涉黄涉暴新奇重口味的标题吸引,比如上面几个动画片被改的名字,就大部分与这类话题有关。不错,这就是标题党的“魅力”。有一些网友撰文分享“优秀的标题党是怎么炼成的”,大谈如何设置悬念、如何击中社会痛点、如何制造“阴谋论”,等等。如果这样的标题党只是利用一些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而不改变事实、不恶意低俗,完全没有问题。但本文要批判的标题党,是指标题严重夸张,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的一种恶俗现象,这样的“标题党”目前大有泛滥之势,原因不外乎“商业利益驱动”加“政治恶意”这两方面。
“商业利益驱动”,很容易理解,但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不是每个网民都清楚的。“标题党”首先与新闻单位过度追求点击量以及广告收入有关,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标题是人们选择是否要深入阅读一篇文章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本想着制作好标题的良好初衷也开始在利益的驱使下走上了追求耸人听闻的歪路,这股邪风爱走中低端路线,甚至一味迎合受众的低俗偏好,搁置了媒体社会责任,拉低了公众媒介素养的底线,让他们沉湎于娱乐,麻痹了他们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意识,后果极其严重!
“政治恶意”,就是蓄意利用社会矛盾,比如涉及到房价、工资、贫富差距等社会热点话题时,这些媒体总是爱起一些挑拨阶层矛盾的标题来吸人眼球,这样的新闻后面的跟帖也往往很多,大家越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这些网站就越开心。这些“标题党”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故意跟主流媒体反着说,似乎这样才能标榜新意。比如人民日报原题“‘拼爹’难拼出美好的未来”,被有的商业网站恶搞成“‘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比如人民日报原题“对移交司法的‘老虎’,中纪委的‘评语’有变化!”,在被转载时庸俗化为“人民日报驳‘贪官都有情人’:半数涉通奸”。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多数网民对文章原媒体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会助长了社会矛盾加深,而这并不是一个媒体在职业道德范围内该做的。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任何路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发起人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枢纽,我们这些网友也是舆论生态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我们这些普通网民,也应当避免对这些“标题党”的“杰作”围观起哄,如果我们都听风就是雨,对于明显违背常识的内容也没有基本的理性判断,那就是助长了标题党们的气焰。网民们是追捧“标题党”,还是抵制吐槽“标题党”,对于舆论生态和社会风气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标题党”泛滥源于他们的动机不纯,我们这些受众,认清这一点,也要坚决抵制这一点,才能有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