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从“斤价”到“金价”的逆袭

2025-11-26 14:52 北京网友说

来源标题:从“斤价”到“金价”的逆袭

前段时间,下班后,我像往常一样点外卖,满屏的“0元购”“1分钱抢购”让人眼前一亮,可当我兴冲冲地点了几份“特价套餐”后,却发现有的套餐分量缩水、味道平平。

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究竟是在“薅羊毛”,还是陷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看露天电影,开始大家都坐着看,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前排观众突然站了起来,于是后面的人也不得不起身,最后全场人只能站着看剧了。这就是“剧场效应”——当所有人都选择“站起来”,反而谁都看不好了。

有人说,市场有竞争不是常态吗?的确,有竞争才有动力,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但过度“内卷”让竞争变了味儿。

站着看与坐着看相比,观看体验差了不说,还扰乱了现场秩序。换句话讲,为了争夺有限资源,每个人都作出了更多努力,可结果不仅让个体的付出“通货膨胀”,还导致了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

一个领域、一条赛道、一种行业,如果为了多吸引一些客户,多抢占一点份额,各路人马纷纷“站起来”,一门心思打“价格战”,不仅无法创造新的价值,还会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

企业“卷”,消费者是不是就“赚”了?当真如此吗?与同事交流后发现,看到促销活动,大家本想“薅一薅羊毛”,结果有的商品要么品质缩水,要么一单过后,价格反弹,比初始价还贵。

短期内让消费者形成“薅羊毛”的心理预期,部分企业为争夺用户陷入“增量不增利”甚至“保量减质”的怪圈,表面看起来销量火爆,实际上只是虚火,许多时候已陷入恶性竞争之中。

为啥这么“卷”?

说白了,各家产品差不多,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只好单纯向下“卷”价格、“撕”存量、“摊”规模,以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换取市场的一席之地。

这么“卷”有用吗?

事实证明,这样的生意注定难以长久。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北京市多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平台企业反内卷培训会……

我听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企业发展而言,低价同质竞争或许可以拉动销量、“卷死对手”,但无法修炼出“独门秘笈”,难以做到“自成一派”。要走出低效甚至无效竞争,就要下大力气锤炼过硬本领,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增量蓝海,在新赛道占得先机。

说到底,竞争优势源于价值创造。近年来,我注意到身边有许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蛋糕”的案例——

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通过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升级实现柔性生产,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以智能制造加速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航景创新在无人直升机领域成为“隐形冠军”……这些企业坚持练好“内功”,实现了由“一哄而上”到“各展所长”、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跨越,成为“反内卷”的“破局者”。

纵观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长期主义的大视野。目前,北京已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工作机制,形成“突出科技供给、突出企业主体、突出成果转化、突出链链对接”的“北京模式”。

北京此前印发《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也为推进北京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了清晰的目标。

竞争要讲章法,发展要有规矩。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与其“卷价格”,不如“创价值”;与其比拼“斤价”,不如追求“金价”。让“斤价”变为“金价”,企业发展才会柳暗花明、别开生面。这才是“反内卷”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刘美君(QN004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