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打着军人旗号收割流量,谁给你们的胆子!

2025-11-13 15:25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锐评 | 打着军人旗号收割流量,谁给你们的胆子!

近日,网信办通报一批涉退役军人违法违规账号处置典型案例。从通报来看,许多博主并无军旅经历,也非退役军人,纯粹打着军人旗号进行不当牟利活动、大搞擦边低俗营销。

众所周知,军装、军人证件等军人特有物品具有严肃性、专用性。《军服管理条例》等法规就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军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装备的制式服装从事经营活动”。从公共价值层面来说,军人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一个神圣的身份。即便脱下戎装,许多退役军人依然延续军魂、恪守信仰,凭借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责任担当,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崇高形象。如今,一些网络账号将退役军人身份视为流量密码,将军旅情怀当成营销卖点,疯狂游走于灰色地带,不仅践踏道德法律红线,也损害了人民军队形象,理当重罚严惩。

文明都是管出来的,网络文明同样不例外。近年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恶意炒作等问题,相关平台对违规主播处置的速度随之加快、力度随之加码。处置一批、警示一片,严禁碰瓷“退役军人”等身份标签,是对人民军队形象的守护,也是对网络公序良俗、底线红线的重申。

激浊扬清,平台首当其责。随着自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常规玩法很难在海量竞品中脱颖而出,确有大量博主“另辟蹊径”,比如将涉军元素当作博取流量的工具,利用群众对人民军队的好感牟取私利。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一道关卡,平台不能总是马后炮,必须强化对涉军内容的审核机制,加大投入重点筛查相关账号和内容,从源头杜绝违规信息传播。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雨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