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七天无理由退货”下 消费者的诚信也要跟上

2025-11-11 22:03 千龙网

千龙网讯 近来,电商平台上的“巨型吊牌”成了热议话题。有些商家把吊牌做得比商品本身还大,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退货条款,甚至直接标注“拆封即不支持退货”。这看起来有些荒诞的操作,实则是商家在恶意退货浪潮里的无奈自保。

网友发文“巨型吊牌”是商家救星

过去,消费者曾长期处在市场弱势位置。这些年,从“七天无理由退货”到“假一赔十”,一系列制度为消费者撑起了坚实的“保护伞”,让网购从看得见摸不着的忐忑,变成了不满意随时退的安心。可当这份保护被滥用,事情就渐渐走向了另一面,消费者从被保护者变成了“消费刺客”。

某购物平台退货界面截图

今年4月底,沈阳某单位网购演出服,使用后集体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退货。商家收货后发现,退回的商品沾满污渍、已无法二次销售,不仅直接蒙受经济损失,店铺链接还被查封;去年6月,黑龙江一单位也出现类似行为,他们网购某店铺服装后,将400多件已穿过的裙子集体申请退货退款。

此外,恶意退货的手段正变得愈发隐蔽。2024 年宣判的一起案件中,胡某长期下单高价商品,通过用廉价物品调包的方式退货骗取退款,一年半内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社交平台上多次出现“薅运费险羊毛”的攻略,利用运费险漏洞赚取退货快递费与赔偿的差价。

同时,平台普遍推行的“先行赔付”机制往往让商家陷入被动。按照多数电商平台规则,当消费者发起退货申请并声称商品存在问题时,平台为保障消费者体验,通常会先赔付后核查,这也容易给恶意退货者可乘之机。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商家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破坏了网购市场的诚信生态。

平台赋予的“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权益,是为了抵御消费陷阱、保障合理诉求,并非庇护投机取巧。当诚信缺失,商家的经营成本会转嫁为商品溢价,最终由所有消费者买单。当“维权”变成“越界”,真正遭遇质量问题、需要平台庇护的消费者,反而可能面临更严格的退货限制。

消费者既要懂得维护自身权益,更要守住诚信底线。不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已使用或污损商品不恶意退货;不触碰法律红线,拒绝调包、薅运费险等投机行为;不逾越道德边界,利用先行赔付谋取不当权益。唯有坚守诚信,才能让维权规则守护真正需要的人。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