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刷医保买面膜,医保卡岂能变购物卡

2025-11-11 00:16 新京报

来源标题:刷医保买面膜,医保卡岂能变购物卡

普通牙刷成了第一类医疗器械“牙科用毛刷”,牙线摇身一变成了第一类医疗器械牙科洁治器,面膜被包装成了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敷贴……而这些产品之所以被打上医用名称,其目的是能刷医保。

据央视报道,今年早些时候,全国多地医保局陆续发布“禁止将医保卡变为购物卡”的预警提示。提示明确,部分企业将牙刷、面膜等非医疗作用的产品申请为医疗器械,以此规避生活用品类不能刷医保卡的问题。但记者近日调查显示,时至今日,这样的违法行为,依然在一些地区的药店和生产企业里上演。

事实上,使用医保卡购买生活用品的违规操作由来已久。像普通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产品,在外观和用途上与真正的医疗器械相差甚远,却凭借虚假的“医疗器械”身份,堂而皇之地进入药店,并可刷医保卡购买。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相关商品的销量,还从医保基金中获取了不正当利益。

在一些药店看来,现金比医保基金更“值钱”。药店若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让消费者刷医保卡购买这些商品,就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阴阳价格”,多种违规操作形成叠加,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就会加速流失。

更要看到,这番操作导致“薅羊毛”的隐蔽性更强。因为消费者往往被产品表面的“医疗器械”标识所迷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违规行为。而药店和企业则可巧妙地规避监管。

针对医保基金“薅羊毛”的手段变化,监督与治理方式也应随之调整。要想有针对性地治理举措,就要从源头把牢“医疗器械”的认证关口,在中后端形成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同时,监管部门在检查商品和医保支付记录之时,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威慑力。

当然,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医保政策的认知,自觉抵制用医保卡购买非医疗产品等行为。如此才能进一步封堵医保卡变购物卡的漏洞,遏制医保卡被滥用现象变着戏法出现。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唐传艳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