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双十一”卷心眼得不偿失

2025-11-05 06:4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双十一”卷心眼得不偿失

“双十一”购物节正在进行,许多平台打出“一件立减”的旗号。然而,据部分消费者反映,一些标有“直降”的商品并没优惠多少,有的甚至比平时还贵了一些。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许多消费者都曾遇到过。不过,在号称“全年最优惠”的“双十一”,这样的价格“变装秀”格外刺目。细究起来,这里头有一定客观因素。如今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直播带货走热,“全网最低价”“跌破地板价”等促销全年都在搞。淡季时商家为吸引流量,往往已给出接近底线的价格。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流量成本水涨船高。商家既要让折后价看起来诱人,又要守住利润空间,有的便在原价上做起文章。

“双十一”一路走来,活动规则从早年间的直接打折,朝着日渐复杂的方向发展。从预售价、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不同价目,到购物券、消费券、店铺券等补贴手段,再到满减、打折、充值等不同玩法,硬是把优惠玩成了玄学。随着消费者吐槽加剧,如今各平台多将促销玩法化繁为简,一定程度回归了“双十一”的初心——让消费者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有质量保障的好货。在此过程中,商家尤须敞亮一些、真诚一些。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各类比价软件层出不穷,价格可以稳定,但搞数字游戏蒙蔽消费者,多半得不偿失。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已趋于平稳。这也意味着,平台之间的竞争正从增量用户争夺转向存量用户价值挖掘。年复一年、节上加节,消费者明显在走向成熟理性,不再那么容易“上头”。同时,在购物节之类的时间节点,货不对板、明降暗涨等问题在聚光灯下被放大,非常容易招致反噬。在网购竞争走向“下半场”的今天,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远的,不是谁的促销花活多,而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双十一”这个节,并非要求商家单方送福利,而是买卖双方都从消费蛋糕做大中获益。过节也好、活动也罢,让消费者感受到真诚,才是要“卷”的关键。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雨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