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翻山越岭的温情:京原线“慢火车”的使命

2025-10-31 17:24 千龙网

近日,“发现最美铁路·悠悠慢火车铺就幸福路”活动在京启动,乘坐着慢火车,翻过一座座山,故事在眼前展开:上百公里的铁道线,是绣在大地上的壮丽长卷;而那亲民的票价,便是这画卷最温暖的执笔人。

在京原铁路蜿蜒的轨道上,一列绿皮“慢火车”6437/6438次已穿行二十余载。它不仅是穿梭于燕山、太行山间的交通线,更是一条流淌在百姓心间的“生命线”。这条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战备铁路,如今已焕发新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在这条线上,奇峰塔村的故事尤为动人。这个曾因群山阻隔而深度贫困的小村庄,在北京铁路局派驻书记张明、张现民等一批批驻村干部的接力帮扶下,不仅修通了道路,打出了深井,更通过就业帮扶让村里青年走进铁路系统,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崔立柱成为北京西工务段的铁路职工,到张乐乐值乘列车服务旅客,这些山里娃的命运因这条铁路而彻底改变。

这列火车也是沿线百姓的“移动集市”。清晨,村民们挑着自家产的苹果、山梨等农产品登上车厢,到邻近城镇售卖;傍晚,他们又带着一天的收获和采购的生活用品返回家中。这样的日常交易,成为许多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列车车厢里,不仅有往来交易的村民,还有每周乘坐它去县城上学的高中生。它在承载农产品出山的同时,也承载着孩子们的求学梦。

作为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公益性“慢火车”体现了发展进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依然以几元的亲民票价和逢站必停的特点,服务于偏远地区群众的出行需求。

从当年的战备线到如今的民生线,从曾经的“输血式”帮扶到现在“造血式”振兴,京原铁路的变迁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缩影。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发展的温度不在速度有多快,而在于能否关照到每一个群体的需要。这列穿行在群山间的慢火车,正以其特有的节奏和温度,持续为太行山区的百姓输送着温暖、机会与希望。(张喆萱)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