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关于北京,我最遗憾的是“来晚了”

2025-08-13 05:1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关于北京,我最遗憾的是“来晚了”

《聊斋志异》上有个故事,有人遇到两个从西域远来的僧人,言道他们听说中土到处是圣人,观音、文殊都还活在这里,来这儿就能成佛。蒲松龄戏谑说,这就像中土人向往西域一样,如果西游和东渡的人中道相遇,必然哑然失笑。文艺青年的“诗和远方”,在蒲松龄这里被照出原形。

不久前,一位知名学者在北京退休后被另一城市的机构返聘,离开北京之际他公开表示“在北京生活40多年从未爱上这座城市”,还列举了北京的种种“不好”,比如城市太大、建筑太高、地域文化不够理性等。

此言一出,引发巨大争论。人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肯定就会产生喜欢与否等主观感受,但人的感受往往也会掺杂大量的非理性因素,有时候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人会因为习惯而感受不到它的舒适之处,眼里只剩下让他不舒服的地方。这就像《聊斋志异》里的僧人们,总觉得远方才是“净土”。

所以到底喜欢不喜欢,不能只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谜底往往就在谜面上。“从未爱上”却还生活了40多年,这本身就说明北京肯定有令他欲罢不能的好处。

北京到底有什么好?对于我这个生活了快十年的“新北京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北京尽最大可能地给了人们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舞台,北京不会让那些有能力也愿意奋斗的人失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经济总量从不足3亿发展到2024年的4.98万亿,人均GDP达到22.8万元,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尤为难得的是,北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北京都有一批企业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当下人们每天必打开的几大互联网平台,相当一部分都原生于北京。日前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中国今年共有130家企业上榜,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北京以47家上榜企业总数连续第十三年荣登全球城市榜首,其数量超越东京(26家)与纽约(14家)之和,是名副其实的“全球500强之都”。在当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北京也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城市因人的奋斗而兴旺,人也因城市的发展而创造出更多价值。这些宏大数字对万千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丰富的工作机会,意味着个人价值得到施展的舞台,有人问我到北京后悔过吗,我的回答一直是后悔来晚了。

当然,任何一座城市都难以让所有人满意,但“在北京生活40多年”本身就说明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它要从历史演变、功能定位、生态承载等诸多要素的综合衡量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不同城市的性格不会以个人好恶为转移,但必然有属于自己的合理性,以个人好恶硬加于城市之上,这不全面也不公平。

这些年来,用情绪化的语言批评北京、批评在北京的生活似乎成了一种流量生意,但这或许恰恰说明了北京的巨大影响力,而我身边也确确实实有不少朋友在“逃离”之后才发现,原来北京给予他们的价值感在别的地方很难获得。

远方听上去很美好,但真正的诗意只会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千万人认真生活努力拼搏的北京,本身就是一部史诗。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于永杰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