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成性、劣迹斑斑的知名反华媒体“自由亚洲电台”被盖上又一铲黄土。近日,该媒体宣布,旗下粤语组于7月1日正式停运,此前该电台旗下多个语言的广播频道、新闻网站均已被关闭。
在美国对外发动的舆论战、认知战中,媒体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从“郁金香革命”到“阿拉伯之春”,美国要搞垮一个政党、颠覆一个政权、搞乱一个社会,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思想防线一旦失守,新闻舆论一旦乱套,整体崩盘也就不远了。
“自由亚洲电台”,正是美国对华“和平演变”战略中的老牌“舆论打手”。该机构重启运营近30年来,所标榜的“自由”说白了就是“造谣自由”,涉华报道更是抹黑无下限,对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极尽诋毁。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起码的新闻职业道德,“自由亚洲电台”的所作所为,已完全背弃了作为一家媒体的基本操守。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自由亚洲电台”常年致力于制造有关中国衰落、混乱、贫困的假新闻,它的目标受众却不再买账,这让电台的传播力、影响力江河日下,只是在空耗美国政府的资金。美国“政府效率部”前负责人马斯克就表示,“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国际媒体每年浪费大笔纳税人的钱,应该全部关闭。特朗普于今年3月15日正式签令,终止对这些“外宣喉舌”的联邦资助。面对“断粮”窘境,“自由亚洲电台”台长气急败坏宣称此举是“让我们的对手从中获益”,再度暴露了自己“打手”的身份。
当然,“自由亚洲电台”等凉凉,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舆论战,放弃了抹黑中国的动作。溯源反华媒体的资金来源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国际媒体署”仍在运行,并未像“国际开发署”那般关门大吉。特朗普政府“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的口号,更像是对当下反华传统媒体投入产出比的不满。有机构发现,近期美国抹黑中国的内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只不过传播平台从传统媒体移到了社交媒体上。
显然,今天的美国正利用网络大V、平台和先进算法打一场信息时代的新舆论战。但他们不择手段制造的认知迷雾,永远无法遮住一个真实中国的能见度。中国就在那里,开放的大门也越来越大,美西方势力豢养再多“舆论打手”,也无法改变事实,反倒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