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新华字典》称“小孩是累赘”?别再翻炒旧闻了

2025-07-02 00:10 新京报

来源标题:《新华字典》称“小孩是累赘”?别再翻炒旧闻了

据报道,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2020年出版的第12版《新华字典》中,关于“累”(第二声)的造句中写道:“孩子小,成了累赘。”而1992年版《新华字典》对“累赘”的解释仅为“多余的负担”,未关联儿童。一些网友质疑新版例句传递了不良价值观念,引发热议。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人员回应称,关于《新华字典》组词争议的问题,几年前就有过讨论,“《新华字典》本身就是工具书,肯定要收负面词。收了负面词,必然会有搭配频率的问题”。

这不是《新华字典》第一次被“挑毛病”了。2023年12月,网友以“例句不当”为由起诉《新华字典》事件,就曾引发关注。不难发现,“小孩是累赘”等字句再引热议,无非是翻炒旧闻而已。

公众对权威出版物的关注和对未成年人的关心无可厚非,作为一部大众工具书,《新华字典》也的确需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但若认为其中不该有“小孩是累赘”等字句,则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恰如编撰方所言,作为全面客观反映语言现象的工具书,《新华字典》不光收录正面词句,还会收录负面词句。收录负面词句并不代表编撰者认可或提倡负面词句所表达的内容,而是希望使用者懂得这些负面词语的意思。

旧闻被挖出,或是网友因“新发现”提出的疑问,也可能是为了引爆争议,收割流量。“《新华字典》教人嫌弃孩子”之类的标签,可谓是最便捷高效的“爆款密码”。而平台算法对争议性内容天然敏感,更容易将其推至显著位置,加速其病毒式传播。

但若放任甚至助推虚假信息传播,损害的不仅是《新华字典》的声誉,更侵蚀了公共讨论的根基,污染了信息环境,也无益于传播生态。

也因此,对刻意翻炒“小孩是累赘”,利用公众朴素的正义感和文化情怀,进行流量收割的行为尤需警惕。对此,普通网友也有必要加以甄别,别被人收了智商税。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陈广江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