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脉动户外广告被吐槽,可以出圈不能越界

2025-06-26 00:17 新京报

来源标题:脉动户外广告被吐槽,可以出圈不能越界

近日,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争议。

据报道,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瓶身高度超过1.5米,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因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遭到网友吐槽。对此,达能官方客服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会将此事反馈至公司,并积极处理。

这些广告,将原本平面的画面制作成了立体样式。这确实是一个更醒目的设计方式,但由于位置特殊,在公交站台上,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有人反映座位区域被挤占,原本可坐3人—4人的位置,现在只能坐下1人—2人。若不注意可能会撞在广告上。这些负面反馈,也值得广告设计和审批方认真听取。

广州公交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经查,《广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范》中,并没有相关条例禁止候车亭灯箱设置特型广告。”同时,记者也检索成都、西安等地相关条例,发现没有针对公共汽车候车亭特型广告的规定。

虽然没有明确禁止此类广告,但《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之中,也有“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不应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使用”之类的规定。

无论如何,广告终究是公交站台的“附属品”。如果为了广告展示而影响设施使用,那未免有些本末倒置,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越界了。

如今广告引发的争议并不少,尤其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视觉手段的丰富,广告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工具,也开始直接介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公共秩序。所以,广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理当被更多地考量。

如何在吸引眼球与保障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广告投放方的责任意识,也呼唤监管层面对“形式创新”的前瞻性回应。

这起案例或许也是个提醒:户外创意广告可以出圈,但不能越界,类似的广告规范细节不妨进一步完善,让广告创意既能产生眼球效应,又不影响公共利益。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江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