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解码科技创新新高地

2025-06-16 16:33 千龙网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北京市海淀区企业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佳利电子公司的代表亮相发布会,展现海淀科技创新硬实力与“小巨人”企业的蓬勃生机。

微纳星空是我国商业卫星制造的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泰景”系列卫星已实现多项国内首创;佳利电子则是在卫星通信核心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自主研发微波陶瓷材料与元器件打破了国外垄断。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海淀区产学研协同的深度实践。

海淀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有中关村这样的核心区域,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业。海淀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技术研发破局开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转化,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53家,占全市2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0家,占全市38.6%,企业创新活力强、发展势头旺,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动力。

人才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海淀区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育才、生态留才等形式,聚集了一批各个领域顶尖的人才队伍,海淀的高校教育资源丰富,有着清华、北大、北航等高等学府,高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科研支持和人才输送,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把人才充分利用了起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密集布局,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产业生态构建层面上来说,海淀的产业链完整,从芯片设计到材料研发,从卫星制造到系统集成,最后到应用服务,形成了完美的产业闭环。同时海淀区还注重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创新生态营造,不断完善企业与高校的创新体系,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治理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产业生态。

海淀企业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正深刻影响着全球航天科技格局,推动着中国从航天应用大国向航天创新强国转变。展望未来,随着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产学研深度融合,一幅“科技引领、数字赋能、生态优先”的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不断书写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并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着“海淀方案”和“中国智慧”。(谭庆龙)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