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接过长期主义的接力棒再出发

2025-06-16 16:00 北京晚报

“长期主义的字典里没有‘捷径’二字,所有‘一夜成名’的故事,背后都是数万次暗夜里的匍匐前行”。6月14日,同济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致辞,希望毕业生“坚持长期主义,做一个与祖国同行的奋斗者”。

每年高校毕业典礼上的校长致辞都备受关注,今年多位校长的致辞同样金句频出。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院士寄语:“细数那些业有所成的人,往往源于扎根一线、踏实前行,往往源于深耕领域、久久为功,往往源于向难而进、百折不挠!”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寄语:“前路虽远,行则将至;道阻且长,共赴山海!”毕业典礼是毕业生在母校的最后一课,多位校长为何不约而同定题“长期主义”?

坚持长期主义,是国家倡导的方向,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科技和文化产品火爆全球,“长期主义”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近日,人民日报对话任正非的报道刷屏网络,华为在践行长期主义中下笨功夫、苦功夫的理念和实践,更引发国人共鸣。大学生走向社会,是为了实现人生志向,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努力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到极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担当。接过长期主义的接力棒,才能更好地让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同频共振,一往无前奔赴未来。

坚持长期主义,匍匐前行而不计较一时得失,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因为他们敢进窄门,愿走远路”,华为为此设非盈利网络平台“黄大年茶思屋”,免费供学者查阅科技信息,“什么时候能做出来不知道,对科学家也不做要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表示,“过于纠结于短期竞争,反而容易迷失方向”,所以DeepSeek没有跟风,而是回到AI大模型架构底层去创新优化……无论是科技突破还是企业创新,都没有捷径可走。有志青年理应甘坐冷板凳、下笨功夫,“深挖一口井”,才能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坚持长期主义,难在日拱一卒的坚持,难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难在处变不惊的坚定。当下生活节奏继续加快,不少评价体系急功近利,年轻人极易纠结于短线的成功、陷入焦虑的泥潭。高校校长的最后一课选择传授长期主义,是期待毕业生建立正确的坐标体系,不被大流牵着走;是告诫学子放弃“一夜成名”的幻想,耐心耕耘。坚持长期主义,核心在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行动。正如任正非所说:“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国家的远征、行业的远行中,年轻人既是受益者,也是奋斗者。期待每一名毕业生,带着校长的叮咛,在思想的行囊里装好“长期主义”再出发。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作者:李霞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