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这届春晚做对了什么

2022-02-02 04:32 新京报

来源标题:传统文化大放异彩,这届春晚做对了什么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抵达更广泛的受众,春晚上的传统文化展示,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1月31日,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在央视春晚大放异彩,展现出超越时空的魅力。

创意舞蹈《金面》灵感源自三星堆“重量级”文物青铜大面具,网友表示,“历史铭刻被掩埋的记忆,我们在千年后回望你”;三位太极高手分别在上海、广州、重庆城市超高处打太极,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震撼的云端太极表演《行云流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舞绘”《千里江山图》,以匠人之心致敬传统美学,大气恢宏,成为很多观众心目中的“最美瞬间”……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或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综艺和文化节目纷纷破土而生。而今年几台春晚上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可以说是集这些节目之大成,是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播中的成功表达。

基于视觉冲击汇聚而生的多样化影像,催生了规模庞大、互动热烈、创意蓬勃的中国文化关注者、爱好者、跟随者和创新者,他们正在展现基于传统文化的新社会实践,通过对文化记忆的唤醒、展示、复制和再生产,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当然,这也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身生命力强大,有着更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魅力亟待发掘。

以古人之境界,开今人之生面。事实上,中国历史朝代不断更替,文化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核心经典是始终延续的。这是因为,文化的创新始终没有抛开自己的根基,而是在自身文化根基之上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

电视节目不仅是“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叙事空间与场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春晚节目,通过荧屏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与永恒价值,激励受众重新领悟中国的人文精神,将它们逐渐带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唤醒青年人的传统文化认知,让书画、传统工艺、戏曲、武术、民乐等多种形态的文化表达重返中国人的日常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图谱中维系自身文化血脉的坚实根基。围绕传统文化生成的意义传递和价值认同更是构建文化中国的重要一环。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抵达更广泛的受众,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当下文化传播需要解答的时代命题,而春晚上的传统文化展示,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作者:赵清源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