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开展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强国

2021-08-09 11:43 千龙网

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 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同一天我们迎来中国第13个“全民健身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从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提出主要任务。但是,公民健身意识薄弱、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仍然存在。那么,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还有多远?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必须要做好科学健身的宣传普及工作,目前健身群体中存在的“为健身而健身”、比如“摆拍”式健身、“打卡”式健身现象,还有健身相关辅助营养品使用不当等问题也是此起彼伏。所以,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营造正确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迫在眉睫,引导体育健身正确消费。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加大力度补齐体育场地设施短板迫在眉睫。《计划》明确提出,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只有基础设施做到位,才能为全民健身提供保障。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的同时,安全方面也不能松懈。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体卫融合、科技赋能。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健康关口前移,从治病到防病,体育成为其中关键一环。从“体医融合”到“体卫融合”,前者更集中于“被动医疗”,后者则强调“主动健康”。同时,要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开展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东京奥运会落幕,全民健身的圣火不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全民健身必将为中国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力量,成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强有力支撑。(文/张艳红)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