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游戏卡牌被炒至8700余万元”的新闻引发关注。虽然这场天价拍卖因“拍品与实际竞价严重不符”被叫停,但游戏卡牌的原主人“95后”干部张雨杰,却因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查,张雨杰在工作期间,通过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用于消费挥霍和支付买房费用。而张雨杰案也并非个例,近年来,年轻干部违法违纪的身影并不少见。(7月19日 新京报)
又一个年轻干部倒下,倒在了严重违法违纪的路上。当代表着青春阳光的95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在一起,难免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可以说,张雨杰落马年龄之小、侵吞公款数目之大,并非个案,折射出年轻干部贪腐的某些共性,不得不得警惕。
在少数单位,领导片面认为年轻干部懂技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沾染的官场陋习也少,于是放松了对年轻干部及其权力的监管,但这不是年轻干部松懈腐败的理由。身为年轻干部,理应珍惜领导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好好为党为民工作才对。
可是小部分年轻干部往往因为一念之差,选择了一条不归道路,他们大肆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甚至热衷炫富攀比,为此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张雨杰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用于消费挥霍和支付买房费用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张雨杰在严重违法乱纪的过程中,不思进取,不为党和民着想,一心想着贪图享乐,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人扼腕叹息。
张雨杰严重违法违纪案,给年轻干部敲响了警钟,莫以侥幸心理去挑战党纪国法。一旦以身试法,不遵守干部廉洁自律要求,免不了落下身败名裂的下场,张雨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因此,遏制腐败低龄化绝不能小视。组织上要给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尤其需狠刹奢靡享乐之风,敦促他们把党风廉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根据年轻干部的特性,出台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管制度,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增强对年轻干部权力监督的规范性。唯有如此,腐败低龄化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文/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