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民政局结合本市实际牵头起草了《关于面向居家养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开展应急呼叫服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1年,完成为全市经济困难的80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安装应急呼叫装置,提供应急呼叫服务,实现为经济困难高龄且独居老年人应装尽装。通过这一装置,无论是紧急就医、家政保洁、维修安装还是定期关爱等等,都能全方位地服务老年人生活需求。(7月20日 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此次北京出台的《意见》明确,“应急呼叫服务”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本市户籍经济困难的80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其应急呼叫服务所需信息费用由各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保障。第二类是失能、失智、重度残疾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其他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其应急呼叫服务所需信息费用通过老年人部分付费、政府适度支持方式予以解决。各区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不低于信息费用50%的比例予以支持,其余费用由老年人自行支付。第三类是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按照自愿安装原则,鼓励引导安装一键呼感应呼叫智能终端,所需费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予以解决。
同时,“应急呼叫服务”也分为5大类内容,比如紧急帮助,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老年人可通过呼叫或传感设备联系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将为其联系多方救援力量进行紧急帮助,包括呼叫120救援、呼叫119救援、联络紧急联系人、应急指导、救援跟踪、陪同就医等;关爱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服务平台定期以电话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主动关爱服务,包括定期关爱、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天气提醒等;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及相关专业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心理、生活信息、出行路线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生活服务,在老年人来电寻求生活帮助时,为老年人联系合适的服务或者产品供应商,包括:服务代叫、家政保洁、维修安装、居家护理、助陪代购、摔倒应急、送餐服务;其他服务,老年人所需的其他服务可接入“一键通”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可见,此次北京为高龄老人提供的“应急呼叫服务”不仅对服务对象进行了“分类”,而且还对服务内容作了“分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而且,有1.8亿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200万,占老年人口11.8%。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尤其是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日益增多,政府部门提供“应急呼叫服务”显然非常及时,十分必要。此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更值得推广。
一方面,有了“应急呼叫服务”,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上紧急情况,或有服务需求时,就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和满足。尤其是遇上突发疾病时,就能通过“应急呼叫服务”保证得到及时救治。另一方面,有了“应急呼叫服务”,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子女们也能得到“身心放松”,不用整天“片刻不离”地守着,既减轻了子女的“看护压力”,又减轻了子女的“精神压力”。可以说,为高龄老人提供“应急呼叫服务”是一种最好的“关爱”。
俗话说得好,“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但愿各地不妨多多借鉴、学习和推广北京为高龄老人提供“应急呼叫服务”的好做法,多些“老人视角”,多些“贴心关爱”,多些“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失能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托,从而帮助他们过上一个安享晚年,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文/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