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北大毕业生考取公务员:谁说高学历就不该进体制?

2021-07-08 11:30 千龙网

近日,北京大学毕业生胡某考入重庆市涪陵区文化旅游局公务员职位,并被顺利录取,据了解,胡某是重庆市2014年高考文科第一名。(7月7日 澎湃新闻)

北大和清华等名校毕业生的去向,一直都是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名校毕业生,社会各界都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他们享受了最丰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社会的栋梁,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清华北大高材生选择考入体制内,成为一名公务员。这同样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清北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究竟是因其能力不足,又是否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2021年6月25日,北京大学举办选调生出征仪式,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大学的选调生签约人数超800人,较去年增加60%,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10年以来,已有2200余名北大选调生在祖国各地基层工作。这一数据比例的确惊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体制内的工作虽待遇不及私企,但胜在体面、稳定,同时晋升制度健全,只要足够优秀,踏实肯干,就有希望上升的空间。其实,近年来以高学历进入低门槛行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职业不分高低,不管是“北大毕业卖猪肉”,还是做县区公务员,只要能够认真地付出劳动,在自己岗位上执着工作,就不算是辜负教育。

公务员所面临的工作是对整个社会的治理,而当今的政府工作,对于从业者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较高要求。时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考验着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北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亦是为公务员队伍输送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能够对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对人才热议的背后,饱含着全社会的期待。固然,我们应鼓励清北高材生,勇敢的走科研道路,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基层空间亦然大有可为,我们应当鼓励名校生“栖在梧桐树”上,在广阔基层,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更好的将所学化为所用,将个人所愿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文/翟羽茜)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