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有一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为了看清“蚂蚁”,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期间,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跑遍了兰考120多个大队,直到因病住院的前一天还在基层调研。焦裕禄之所以能找到治理风沙的有效办法,离不开蹲下去看“蚂蚁”的优良作风。今天的基层干部,也要善于蹲下去看“蚂蚁”。
蚂蚁很小,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个人站着,确实很难看清蚂蚁。因此,一个人要看清蚂蚁,要观察“蚂蚁”,就必须蹲下去,再蹲下去,双眼距离蚂蚁近了,这样才能看清蚂蚁。同样道理,如果基层党员干部,整天只是坐在办公室一杯水、一张报,上上网,看看材料。距离群众太远,自然难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样的干部,自然很难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
蹲下去看“蚂蚁”,最忌假“蹲”假“看”。一个人,为了摆拍,或者假装蹲下去,或者人蹲下去了,但心没有下去,眼睛没有认真盯着“蚂蚁”,他们自然难以真正看清“蚂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走基层,有的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有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这些基层干部自然很难真正了解基层、了解群众,决策不接地气也就顺理成章。
蹲下去看“蚂蚁”,必须真“蹲”真“看”。1961年4月,刘少奇回到家乡湖南宁乡搞调研。在一个村子里,他看到一个“万头养猪场”的牌子,进去一看才发现:哪里有什么万头猪,只有三四头小猪。于是,他就从这个养猪场开始搞调研,一住就是7天,一个村一个队、一家一户了解情况,还向当年一起放牛的发小询问农村的真实状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为后来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党员干部基层调研,一定要俯下身子,走到群众院坝头,和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从而了解群众的最急、最盼问题;一定要到群众的家敲敲米缸,拍拍粮仓,这样才能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把“蚂蚁”看清。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多蹲下去看“蚂蚁”,多开展一些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
(文/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