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称,在某地基层村委会的墙上,上级部门为了让自家的牌子、板子挂在显眼处,纷纷出动去争“C位”。一个小小的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作为上级部门,希望本部门的工作受到基层村委会的重视,得到村民的认可,争墙上“C位”无可厚非。但不知道上级部门的领导干部是否清楚,墙上“C位”并不等于民心的“C位”,与其费尽心思去争墙上“C位”,不如俯下身子,老老实实服务好群众,争民心的“C位”。
墙上“C位”,不等于民心的“C位”。部门挂牌子,目的是方便群众“按牌索骥”,让群众办事走对路、进对门、不折腾。一个部门,即使费尽心思,把本部门的牌子挂在村委会墙上的“C位”,但工作不务实、服务不上心,挂了牌子却无法提供相应服务,群众当然不会买账。反之,一个部门的牌子虽然挂在不显眼处,但却能出实招、办实事,帮助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这样,他们的牌子自然就会在民心的“C位”。
争墙上“C位”不如争民心“C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很朴实,他们讨厌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喜欢真正想为他们所想,急为他们所急,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党员干部。而这需要实干,需要上级部门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了解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他们解决。因此,上级部门的党员干部,与其用尽心思去争夺村委会墙上的“C位”,还不如撸起袖子,深入群众田间地头,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为民务实工作做得实实在在,从而站稳群众心中“C位”。
(文/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