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群众对种桑养蚕已经很有经验了,收入也不错,建议进一步扩大桑蚕产业规模……”5月23日,广西凤山县林业局干部杨秀富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乡凤城镇长峒村,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一起,共同研究编制长峒村乡村振兴规划。(5月25日 广西日报)
作为土生土长的干部,作为从家乡走出去的干部,他们不仅熟悉故土,更拥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技能,群众对这些返乡干部具有天然的情感认同,让这些干部回到出生地去参与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自然就有了一种先天优势。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凤山县以“千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全县在职在编的领导干部回家乡,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等共同研讨编制村(社区)2021—2023年发展规划,共绘乡村振兴蓝图。目前,全县99个村(社区)的发展规划工作已全面启动。
在职在编的领导干部回家乡,参与规划家乡行动,需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家乡的村庄发展是否有清晰目标?乡村产业发展是不是明确了相应布局?农村耕地保护有没有取得实效的措施……诸多凡事“纸上得来终觉浅”,返乡助力的领导干部更需躬身入局,带着反哺故土的情感,将心思放在家乡的规划上,将汗水洒在家乡的热土上。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千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对培养干部、锻炼队伍也大有裨益。让干部回乡委以重任,肩挑重担。要他们围绕指导建强村级班子、理顺治理体系、整顿软弱涣散村、协调聚合各方力量、营造文明乡风上来。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村干部能力,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领群众走出困境、加快发展。
凤山县籍领导干部利用节假日、闲暇时回到出生地或成长地,话乡情、找短板、促发展,参与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与乡亲们齐心协力,塑造美丽乡村之“形”,筑牢农村发展之“实”,铸造乡村振兴之“魂”,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文/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