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领导跟笔者谈到如何取得工作成绩的问题,该领导直言不讳地指出,有人认为工作成绩“三分靠干、七分靠写”,但是在他看来,工作成绩“一分靠干、九分靠写”。(5月23日 红网)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敲锣打鼓很轻松、很惬意,也很引人注目,但是,业精于勤毁于嬉。成绩是紧锣密鼓干出来的,而不是废寝忘食“写”出来的。
正是因为我们党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工作成绩“九分靠写”,无疑是对实干的亵渎。
实干,就是低调务实,少说多干,少“写”多干,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和事业发展。任何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如果工作不能落实,事业发展不好,民生得不到改善,话说得再漂亮,也只是徒有“写功”,没有实绩。
就现实而言,能说会“写”也是干部必备的一项技能,因为毕竟对上要联系协调工作,对下要联系服务群众,能说会“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能说会“写”的干部就等同于“吹牛干部”,更不代表工作成绩“一分靠干、九分靠写”。
之所以有干部认可少干多“写”,甚至认为“一分靠干、九分靠写”,这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跑偏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谋求个人政绩,急于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想的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而是在汇报材料上大费周章,把“纸上的成绩”当成干出来的成绩。最常见的就是上边刚刚布置工作,有的部门就开始“写”经验成就了,用注水的数据、虚假的材料争当“典型”。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诚实做人应有的姿态,写工作成绩亦是如此。能否精准提炼,考验的是干部的写作技巧;能否写出令人称赞的成绩,考验的是一个地方和部门一年来的实干实效。“不会写”是干部的能力问题,“不实干”就是领导的担当问题了,不能混淆二者概念,也不能拿“不会写”来掩盖“不实干”,不实干还要假装实干、邀功请赏,那就是作风问题了。
(文/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