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点赞最牛报警人,要“反杀”更要防患未然

2021-05-22 15:47 千龙网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百出,不少人上当损失惨重,江苏的王女士就在去年遭遇一次诈骗,损失22万。不过,剧情很快发生反转,她用了8个月时间让这个骗子慢慢爱上自己,今年5月15日,成功将这名身在东南亚的骗子忽悠到国内,引到警察面前。(5月21日 澎湃新闻)

这得多优秀才能对骗子完成“反杀”?也难怪办案民警将骗子抓获后连连感慨,“这是自己从警以来见过的最厉害的报警人!”的确,一般人在受骗之后只会忙着沮丧,甚至连报警这种基础操作都比平时慢半拍。可是王女士相当的机智,不但没有就此放弃,还在事后继续跟骗子聊天,并努力通过网恋把骗子忽悠到要和自己“奔现”,这真的很强大。

对于这种让人极度舒适的故事,我们不防好好复盘,当作教科书式的“反杀”样本供我们共同学习。和以往的电信诈骗手段类似,王女士在网上被一名陌生男子加了微信好友后不慎陷入一场投资骗局,被投资平台骗了22万多。报警一时无果,于是试着自己把钱要回来。她装作毫不知情和骗子在网上继续聊天,不断地和对方套近乎,各种软磨硬泡,假装欣赏,最终以网恋为手段成功请君入瓮。

当电信诈骗遇到“网恋”,两种惯用的网络诈骗手段无异于以毒攻毒。网恋虽然同样不靠谱,但是作为完成反杀的杀手锏也未尝不可。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妨用这种方式进行绝地反击。当然,这样的成功反杀案例并不一定每次都能得手,但相信王女士的成功经验不会是孤本。当发现自己被骗后,一定要保持冷静,先是报警,同时自己再积极想办法,给自己和警方争取最大的主动权。

只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就算能“反杀”也不如做到防患未然。毕竟,堪称谍战的剧情不是谁都能演,谁都具备令骗子不舍的颜值。正如民警提示的那样,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在投资理财尤其是网络投资时千万不要有贪便宜的侥幸心理。网络投资风险高,不要点击网上的不明链接,下载不明来历的 APP,一旦被骗,及时报警。

(文/ 孟伟)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