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层新人,已经成了基层超人!”半月谈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常听到年轻干部这样的吐槽。不少年轻人说,他们愿意扎根基层,在基层工作中历练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啥活都能干”“啥事都得担”。 一些地方“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的现状,正不断消磨他们基层工作的积极性。(5月17日 半月谈)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果没有经过磨砺,年轻人如何得到成长呢?”在基层中,常常听到老同志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年轻人,言外之意,他们那时候也是经常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
“千尺大树扎根基层,万丈高楼立于坚石”。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岁月,还是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时期,基层都是年轻干部砥砺品质的主阵地、学习成长的课堂、历练的战场。让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磨练,成为可负重托、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无可厚非。
但是,不少地方将“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俨然成为了常态,更是将责任和担当一股脑儿丢给了年轻人。小到办公室收发文、网上信息公开、照相摄影,大到经验性总结、汇报材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和自我批评材料等,都有年轻干部熟悉的身影。他们每天都上紧了发条,如同不知疲倦的秒针,“白加黑”“5+2”也是家常便饭,压得年轻干部们喘不过气来。倘若一味以“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为年轻干部套上了一个金箍,唯“加班加点”考核年轻干部,伤害的何止年轻干部们的心,更是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将年轻干部从无休止的文字、材料、图片中解放出来,从“痕迹主义”中摆脱出来,放到重点项目建设、拆迁拆违、接访维稳等岗位中摸爬滚打,处理复杂矛盾,学到实践知识,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在实践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不断提高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中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才能真正将年轻干部锤炼成跨越式发展的栋梁之材。
(文/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