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两年病假不在岗,却无医疗记录,还一直经营个人公司……”近日,北京市海淀区纪委监委对全区党员干部长期不在岗问题摸排时,发现区园林绿化局职工罗某长期网购虚假医院假条、欺骗组织,并开办公司营利,最终其受到开除党籍处分。(5月11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吃空饷”及长期不在岗人员专项整治工作。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与人社、财政等职能部门定期沟通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深入细致排查,让“吃空饷”者现原形、受处理。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各地整治“吃空饷”行为理所当然。但我们也要看到,为什么“吃空饷”行为屡禁不止?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个“吃空饷”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把“保护伞”,让他们可以心无顾虑地放心大胆“吃空饷”。
稍微有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党政机关,普通干部群众,不要说一天不上班,哪怕迟到一会,领导干部就可能把你点名道姓曝光了,大会小会说,让你无地自容。同样是单位,为什么另外一些人可以长期“吃空饷”而平安无事,因为他们“吃空饷”是官员默许了的,是官员在纵容他们“吃空饷”,他们自然吃得是心安理得,吃得是有恃无恐。
早在2005年,中编办就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对 “吃空饷”行为进行自查,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抽查。2006年至2013年,中央相关部门多次下发通知、颁布规定,要治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等问题。如果单位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动真碰硬地整治“吃空饷”行为,发现一起,处罚一起,“吃空饷”问题早就应该绝迹。正是因为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包庇纵容“吃空饷”,对“吃空饷”人员不仅不报告,还把其所有的材料如正常上班一样上报。有这样的“保护伞”,要彻底治理“吃空饷”,可谓困难重重。
此次北京市在整治干部职工“吃空饷”行为时,把它与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组织人事管理松散等联系在一起,既整治“吃空饷”人员,也深挖他们背后的“保护伞”,这样的标本兼治,对彻底治理“吃空饷”大有帮助。
(文/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