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农民工数量“骤减”不是一个“好现象”

2021-05-10 16:27 千龙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5月10日 南方工报)

根据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比上年减少466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比上年减少51万人,下降0.4%。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101万人,比上年减少399万人,下降3.0%。可见,无论是外出农民工,还是本地农民工,数量上都呈“下降”趋势。

笔者以为,农民工数量“骤降”不是一个“好现象”。众所周知,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他们分布在各条战线上,有的是建筑工人,有的外卖小哥,有的是快递员,有的是环卫工人。正是有了这么一支农民工“大军”,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才日新月异,这与广大农民工的努力和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试想,如果没有了农民工的身影,没有了农民工的参与,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状况,将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广大农民工。

因此,笔者以为,要遏制住农民工数量“骤降”趋势,还需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包括用工单位和个人,更多地给予农民工关心和爱护。一方面,需以保障制度给予关爱。政府部门不妨建立健全农民工关爱激励机制,比如:薪酬待遇、工伤保险、租房政策、子女就读等方面,给予保障性政策倾斜,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各地城市里,既能“留住人”,更能“留住心”。另一方面,需以人文制度给予关爱。农民工在城市的各条战线上冒严寒,顶酷暑,工作量大,工资收入低,属于弱势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人文关爱,比如:设立“爱心驿站”、“送健康体检”、提供“爱心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举措”,却能温暖农民工的心,更能让农民工体会到“城市温情”“城市有爱”,从而愿意“留下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当然,除了通过“保障制度”和“人文制度”的方式“留住”农民工之外,还需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达到以“技”留人的目的。眼下,许多农民工之所以选择“退出”,主要原因还在于身无一“技”之长,很多农民工只能在城市的各条战线上“做苦力”,赚点“辛苦钱”。如果通过技能培训,帮助广大农民工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那么,不但“技术含量”得到了提高,而且收入也自然相应地得到了增加。这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既拥有了获得感和归属感,又拥有了幸福感和自豪感。如此,何愁留不住他们的“人”和“心”呢?

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工,而广大农民工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包括制度关爱、人文关怀和技能关爱。笔者相信,只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都能多些“农民工视角”,多些“关爱行动”,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广大农民工爱上“农民工”这个职业,从而继续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这也能有效遏制农民工数量“骤减”困局。

(文/廖卫芳)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